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維持現狀中的「中華民國」

就算蔡英文已經吐露了「維持現狀」的本質就是維持「中華民國」,大家是否跟著了解,這二十乃至於三十年來,「台獨」始終是一個假議題。在民進黨眼看著已經快要「大功告成」的時候,終於可以比較不在乎地掀開底牌:「臺灣獨立」始終是一個假議題,是一個操作的手段。蔡英文的主張只是重複著用另一個方式說:「中華民國已經是個獨立的國家」。我們的憲法還剩下一件主要的工程,就是自我放棄中國大陸和蒙古的版圖;切掉那一塊,只是文字改一改,我們就徹底「獨立」了。

「臺灣獨立」始終是一個假議題,骨子裡的真貨是,臺灣菁英要獲得政權。此處的「菁英」並不是智識或道德層次的,而是階級層次的。簡言之,就是具備臺灣固有家世、財產和土地的那個階級。

對於像我這樣的常民百姓,不論背景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其實我生在台北市),這場鬥爭本來就不關我們的事。只要事情不要演變成假借著「為二二八復仇」的狹義地域主義而搞階級鬥爭,這一場歷經卅年而終將達陣的「臺灣菁英奪權」行動,對我和其他常民並不必有切身的關係。只要能夠繼續上半輩子的好日子,誰執政都好。

就像外省庶民(包括二代和三代)在「外省菁英」執政的年代並未獲得特別的好處一樣,在這場奪權行動中因為選舉制度的需要而必須煽動或者巴結或者收買的本省庶民,也別妄想能在菁英奪權之後而獲得任何特別的好處。兔死狗烹,古今皆然。

兔死狗烹,我最害怕的是被烹掉的是臺灣的「左派」。即將全面接掌政權的「臺灣菁英」是比國民黨還要右的右派,他們只有在奪權的大行動中借用臺灣空虛的「左派」位置。為了讓某一個黨能夠專心執政至少八年,我個人確實不介意另一個檔徹底崩潰。

我並不希望新政權失敗,畢竟他們的失敗將導致我們整體的失敗。且讓我拭目以待,看看新政權要怎樣繼續拒絕貨貿與服貿而且非核又不漲水電,同時拒絕美國的豬肉(和雞肉)而且加入TPP,並將都會區房價調回平均收入的 10 倍以內,扶助收不到學生的三十多所「大學」繼續營運,並同時在維持機會公平與社會階級流動的條件下,讓台大達到世界級的頂尖大學。我當然希望政府在這些事情上都成功,否則不但我的「好日子」不可能持續,就連本來被應許的「退休俸」都沒有著落了。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選校不選系的時代回來了

今天早上看聯合報,才知道台大光環有多強!三十年前,選校不選系的時代,又回來了。大家努力了三十年,讓每個學校各自有某些系可以發展自己的特色,而且每個人「真實」按照自己的心願和性向來選擇專業,幾年之間,又回到了原點。

但是,三十年前後的「選校不選系」,是否有不同的原因呢?三十年前,是因為「只要台大畢業就有出息」;三十年後,我很擔心,是因為學生根本沒有「志願」,而台北「最好玩」。

可能是台北都會區的吸引,也可能是「五年五百億」的加持,學生(也可能是他們的家長),又開始迷信台大招牌了。報紙上說,台大「後段班」的分數大幅上揚。今年,「首度」地,台大地理系的分數超過清大資工,台大土木系的分數超過成大電機,...。真是荒唐。

不過,我似乎也不能說別人的「志願」是荒唐的,總是某個人的「志願」嘛。只是,很難受地知道,將有這麼多至少不算笨的年輕人,甘願浪擲四年的光陰,換一個極可能完全沒用(很可能也不是興趣)的文憑。為的,如果是「台大」的光環還好,就怕只是為了台北市的舒適和消費吸引力。

也好,這就會把清大和交大的好系,變「便宜」一點吧。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日食

7 月 20 日,是美國人登陸月球 40 週年紀念日。這個日子,卻被 22 日一場像馬戲團一般嘈雜的「天文奇觀」給蓋過去了,真是令人惋惜。

日食,不過是發生在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事,卻要誇大說是「天文」奇觀,無知的人隨便說,大眾媒體喊得震天響,學者也沒有力氣說明了。

而大眾傳播把它當馬戲團做商品包裝,越說越誇張。說什麼三百年一次,其實,三百年的週期指的頂多是同一時日同一地點的日食。我只活了不到半個世紀,已經經歷過三次日食;其實我從來不曾舉頭看過它,我想不出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眾人隨媒體起舞,把它當作盛事來大肆慶祝,好似自己參與了一件偉大的事件。可是,請想一想,這種時間、地點、過程,全部可以計算得清清楚楚的事件,有什麼值得慶祝的?我們大家,就說全人類好了,在這件事情上,究竟有什麼貢獻?我們努力做了什麼堅苦卓絕的事,而值得大肆慶祝此「成就」或「完工」?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今天(6/5)在聯合報上看到一位影評人推薦《盧貝松之搶救地球》環保記錄長片,本來在陪兒子學習,臨時決定一起去看這部電影(師凡向來是地球暖化的關心者)。結果有三個負面經驗,讓我如坐針氈兩小時。

這部影片的名字本來是 Home,內容深刻沈穩,中文翻譯顯得太「商業」了,不過這是台灣的慣例,只是小惡而已。其次,整部影片全部俯視,只有拍攝樹冠層和大峽谷的時候採取水平視角,所有人都沒有面孔(除了一幕遠距離的非洲學童以外)。這不是人們習慣的視角,短暫為之想必會有效果,但是兩小時看下來感覺非常疏離,像是「不關我事」的外星人觀點。雖然旁白說得激切,影片卻缺乏同情心,於是也就衰減了說服力。或許這是製片手法所產生的必要之惡,所以勉強也能說是「瑕不掩瑜」。

我真正受不了的是郝前環保署長的配音;從他的第一句發聲就讓我感覺座椅有刺,本來希望那只是開場的「氣勢」,可是我後來就在長滿了刺的沙發椅上坐了兩小時。他的確認真職守,相當敬業而投入。但是凡事並非努力就一定有好效果。郝市長像個認真的小學生,參加朗誦或演講比賽,努力說好每一句的抑揚頓挫,句句激昂,聲聲高亢。如果是五分鐘的朗讀也罷,可是誰能忍受連續聽兩小時又十分鐘的慷慨激昂?

而每一句固然要有本身的抑揚頓挫,可郝市長的小學老師可能沒教,整個段落也要有陰陽轉合:他經常把一段的最後一句,念得像是開場白一樣。整體而言,旁白的配音和畫面的色調或背景的旋律全都格格不入。不知道是不是跟我有同感?我右邊的三個人,吃完爆米花之後就離場了。左前方一對爸媽也在中途帶著孩子走了。我則盡量努力濾掉人聲閱讀字幕。

此外,我至少注意到,他的配音有四次漏字,包括嚴重的一字之差意義相反,還有三次念了別字,不包括很多次把「濫」都講成了「亂」。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做得好,別人(至少是「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你做了。但是,當你做不好,人人察覺得出來。這部有「影像史詩」企圖的公益紀錄片,可能完全被它的配音給毀了。看完之後,只會覺得很難受,卻說不出來電影究竟講了什麼?